热带香料植物——马来树胡椒 二维码
198
马来树胡椒学名:Piper arborescens Roxb. 别名:树胡椒、大树胡椒、大胡椒树。
简述:胡椒科胡椒属植物约有 2000 种,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,我国约有 60 种,主要产于西南部至台湾一带。在西双版纳地区约有 30 种,其中包含引入的 3 种(马来树胡椒、巴西树胡椒、胡椒)。马来树胡椒原产于热带亚洲马来半岛,以马来西亚为分布中心,在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等地也有分布。1979 年本园从马来西亚引入种子,育苗栽培获得成功,至今已种植近 40 年。 形态特征:它是常绿小乔木或呈丛生灌木状。其叶和果带有芳香气息;枝条呈黄绿色,节部膨大,略呈淡红褐色,小枝幼时有毛,之后逐渐脱落。叶片互生,形状为长椭圆形至长卵(圆)形,先端尾尖,基部两侧不等,略呈心形;主脉及侧脉在上面凹陷,下面凸起;叶面呈深绿色,疏被短白毛,触摸有粗糙感;叶背面为绿色,密被短白毛;叶片具有叶柄。穗状花序与叶对生;花朵极小,呈淡黄色。果实为浆果,呈圆柱形穗状体。成熟果(序)呈灰黑色,种子数量极多,有矩圆形或球形。花果期为 3 月至 12 月,花盛期为 6 月至 9 月,果盛熟期为 8 月至 10(11)月。 生态因素:它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植物,喜好高温多雨、湿度大的生态环境。其原产地(吉隆坡)年均温为 27℃,年变幅为 1(2)℃,年降雨量为 2500 毫米,全年分布较为均匀。一般 1 月、6 至 8 月降雨量为 157 毫米、117 至 157 毫米;2 至 5 月、9 至 12 月降雨量为 207 至 285 毫米、203 至 289 毫米。而引种地(勐仑)的年(月)均温、年(月)降雨量等与原产地有显著差异。年均温低 5.6℃,11 月至次年 2 月、1 月至 2 月的气温低于 7.6 至 11.4℃,其他月份差异较小;年降雨量少约 940 毫米,1 至 4 月、10 月、12 月的降雨量明显低于原产地 10 至 30 倍,其他月份相差不大。尽管存在这些明显的差异,但马来树胡椒具有适应引种地生态条件的特性,在年均温 21.4℃、年降雨量 1560 毫米的地区,能够正常生长、开花结实。其生长具有明显的节律性,表现为 11 月至次年 2 月为停长期,但仍有后熟果不断成熟;3 至 10 月为生长期至生长盛期,并且不断形成果序和成熟。 马来树胡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在排水良好的壤质土、沙壤土以及河边冲积土上均能生长,土壤 pH 值为 4.5 至 6.5。 繁殖与程序:可以通过种子繁殖,也可进行扦插繁殖。当果序成熟时,采收灰黑色且已变软的果序,在布袋中搓揉洗去果肉和杂质,取出净种,稍作晾干。种子千粒重 0.15 至 0.20 克。种子无明显休眠期(特性),需及时播种以有效保存种子发芽率。在细沙盆(床)播种历经 10 至 15 天,发芽率可达 80%至 90%。袋苗在半阴处抚育,大约 1 年生苗可出圃定植。在西双版纳海拔 800 米以下的山坡缓地,适宜作为宜作地发展生产。实生苗种植 3 至 4 年后开始花果,盛果期为 5 年生或以上。插条苗种植后约 2 年开始花果。 经济价值:马来树胡椒是一种可利用枝叶、果序蒸馏制取芳香油的芳香药用植物。种植后 4(3)至 5 年,可进行采收利用。其芳香油(精油)富含芹菜脑,为香料植物中极为少见的品种或化学型。我国产的鲜果序出油率为 0.85%至 1.04%,干果序出油率为 2.23%至 5.0%,主要成分中芹菜脑含量为 79.58%(80%)、蒎烯(1.46%)、松油烯-4-醇(1.55%)、辣落荷酮(3.8%)、B-丁香烯(1.44%)、肉豆蔻醚(2.26%)等。鲜叶出油率为 0.25%至 0.04%,干叶出油率为 0.79%至 2.80%,主要成分及含量为:芹菜脑含量(49%)、罗勒烯(7%)、辣落荷酮(6%)、B-丁香烯(5%)、木罗烯(4%)、白千层醇(2%)等。树胡椒精油是一种重要的加香配料,可作为食用汤料的调料;入药具有清热、通经的作用,可作为解热药和通经药的原料。其树型美观,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庭园和观赏树种。 马来树胡椒具有较强的萌发力,每年 9 至 10 月可采收 1 次。种植 1 次,可采收利用数十年以上,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。 适应性:适合在热带北缘的我国湿热带地区种植。未出现寒害情况,能够耐受短期 3(2)至 5℃的极端低温。观察发现,每年低温少雨的 11 月至次年 2 月,植株老叶会有少量落叶;干热少雨的 3 至 5 月,植株老叶几乎会全部落叶。这是对引种地生态条件的一种适应反应。马来树胡椒种子还具有较强的自然繁殖力,经鸟类(黑头翁)啄食和传播到潮湿的小环境中,种子易于发芽,常可见成片的小苗,有些能长成小乔木,并且还可开花结实。
马来树胡椒具有适应能力强和种子繁殖力强的特点,在热带植物园的许多小环境中都能见到马来树胡椒。 |